原创
最近更新: 2023/08/20 10:53

多神教为何不敌一神教,以致最终被取而代之

多神教的发端

以古希腊多神教为例,最早有部落a,信仰某神名为卡俄斯。后来有了部落b、c、d……信仰盖亚、厄洛斯、塔尔塔罗斯……后来,部落b、c、d等征服了部落a(或者也有可能是从部落a分化而来),于是有了神话:

最初诞生的是卡俄斯,随即是“幅员辽阔”的大地女神盖亚……塔尔塔洛斯,还有厄洛斯…… ——赫西俄德《神谱》

当然,上面这个只是一个简化模型,真实历史中的古希腊多神教的产生过程要复杂得多,古埃及、古巴比伦的文化也有很大影响。

但无论如何,在较为原始的部落文明早期,大多数人都认可这类泛灵论传统,但是不同的部落由于经济基础的不同,其信仰也各有差异,譬如以航海为主的部落就会信仰海神,以经商为主的部落会信仰商业之神,搞军国主义的部落会信仰战神……

而这些部落之间也会有战争、贸易、文化交流,其体现在神话中,就是不同的神灵之间的冲突,神灵的强弱,正反映了部落之间的力量对比。当这一片地区的各个部落建立了城邦,形成一种较为稳定的力量格局之后,多神教信仰也就形成了。较为强力的几个部落信仰的神明成为若干主神,至于弱小的或被征服的部落所信仰的神明,或是成为某个大神的从神,或是直接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而多神教信仰本身也会发展进化,从代表不同部落城邦,变为代表不同阶级或职业。

所以,多神教并非是天生的多神。对于每一个部落,或者单独的政治实体而言,都可以看作是一个“局部的一神教”。只是在不同政治实体的博弈中,体现为多神教的特点。

如同我开头所说,宗教是政治斗争的体现,多神教的存在意味着不同的政治势力之间的力量对比达到了一种平衡,谁也吃不掉谁,就只能大家商量着来。而一旦某个政治势力有了席卷八荒一统天下的野心,就会有一神教的苗萌发出来。

譬如古埃及的阿蒙霍特普四世就发起了一神教改革,他就试图用太阳神阿顿(Aten)来代替所有的其他神灵。但是他并没有能够真正压服其他的政治势力,于是在他死后,他的一神教改革也人亡政息。

而犹太教的一神传统,也是从古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多神教传统之中发展而来的。我们一般说得耶和华,或者雅威,只是美索不达米亚文明诸多民族中,犹太民族信仰的主神。

一神教的胜利

接下来就可以回答题目中的问题,为什么欧洲的多神教信仰会被一神教所替代,这就要提到基督教的发家史:

犹太教是天启宗教的源头,是一种纯粹的民族性宗教,只允许犹太人信仰。拿撒勒人耶稣作为犹太教的一名传教士,为拓宽信众,在罗马帝国展开传教活动,吸纳犹太人以外的信徒,逐渐建立起一个犹太教的新教派,这个教派发展成为后来的基督教。耶稣也因为传教而被罗马总督钉死在十字架上。

这段历史大家耳熟能详,但是如果只看一些历史文本,并不能解释基督教能够在古罗马境内广泛传播的原因。了解历史的人还能列举一些古罗马人对于基督教的禁绝和压迫,譬如知名暴君尼禄的罗马城大火。但是短短两百多年之后,君士坦丁一世就发布了“米兰敕令”,宣布基督教为合法宗教,甚至在后来立为正统。

大多数历史文本都是站在统治者的角度看待历史,这就意味着,我们很容易用看待敌人的方式去看待基督教。但恰恰相反,基督教的诞生恰恰是反抗的、革命的,或者说:

基督教代表了广大罗马人民的根本利益

这话在饱读马原理的我们看来似乎有点滑稽,说好的“宗教是心灵的鸦片”呢?

但是,真正的辩证唯物主义,让我们必须着眼于历史现实。当此之时,罗马帝国看似幅员辽阔、鲜花着锦,但内部其实矛盾重重,包括贵族与平民/奴隶主与奴隶的阶级矛盾、罗马人与外族人的种族矛盾、四帝共治导致的地域矛盾以及皇帝与贵族的政治斗争等等。这几个矛盾导致了两个现状:

1、平民受到日渐严重的压迫

这为基督教的发展奠定了底层基础。最初的基督教并没有教会那样叠床架屋的权力结构,也没有复杂繁琐的宗教仪式。原初的基督教,不过是一批在基督耶稣的带领下的一群社会底层的边缘人罢了,因为生计没有着落只好组成一个结社进行互保,和“白莲教”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而日渐腐朽的罗马帝国以及越来越沉重的阶级压迫,是基督教能够在罗马帝国受到底层人民广泛信仰的基础。

2、皇帝有中央集权的需求

戴克里先大帝发明了“四帝共治”制度,成为了罗马帝国的分裂之源。君士坦丁一世需要完成罗马帝国的重新统一,不仅仅是通过武力征服,更需要一个统一的意识形态进行统治,这个意识形态应当能够维持其作为罗马帝国唯一统治者的地位。这样一来,罗马原本的多神教信仰显然不在选择之列,而基督教的一神信仰则可堪大用。

因此,皇权与教权达成了一致:皇帝需要教会为其笼络人心,稳定统治;教会需要皇帝承认其地位,为其提供保护。于是,基督教成为了罗马的国教,从此绵延千年。后来,为罗马皇帝加冕也成为教会的保留节目。

当然基督教本身的教义其实十分先进,这也是其能够长久发展的原因,但是限于篇幅,这里就不再赘述,见《哲学史学习笔记(二) 中世纪篇1 基督教哲学先导》《哲学史学习笔记(二) 中世纪篇2 教父哲学》《哲学史学习笔记(二) 中世纪篇3 经院哲学》。

总结

综上,一神教的胜利并不意味着它有什么先天的优势,而是政治斗争的结果。简而言之,多神教意味着分立,一神教意味着集权。基督教能够统治欧洲,是因为罗马帝国的统一;伊斯兰教能够统治中东,是因为阿拉伯帝国的统一;印度教能够绵延至今,是因为印度从来没有被真正的统一过。

所以,神的意志其实是人的意志,神的争斗其实是人的争斗,神力即是人力,神国即是人间

所以马克思说:

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评论区